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墙体幕墙 > 正文

马岩松:超越现代主义的中国 UED公开课

类别:墙体幕墙 日期:2020-11-28 21:00:30 人气: 来源: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与思想》课程自2016年开办以来,已获得各高校同学、行业内青年建筑师的广泛关注与参与,课堂上场场满座,嘉宾精彩纷呈,听者亦收获颇丰。

  2017新学年,《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与思想》课程继续开办,5月19日的新学年第五次公开课即将到来,主讲教授彭礼孝先生将与特邀嘉宾——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合伙人马岩松先生一起,通过近年来的实际项目解读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与思想。

  马岩松曾就读于建筑工程学院,后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并获硕士学位。目前他是建筑大学教授,美国南大学、大学客座教授。

  出生于的马岩松,被誉为新一代建筑师中最重要的声音和代表,是首位在海外赢得重要标志性建筑的中国建筑师。他致力于探寻建筑的未来之,把城市的密度、功能和山水意境结合起来,通过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一个全新的、以人的为核心的城市文明时代。从 2002 年设计浮游之岛开始,马岩松以“梦露大厦”、 大剧院、胡同泡泡 32 号、鄂尔多斯博物馆、中国木雕博物馆及假山等充满想象力的作品,界范围内实践着这一未来人居理想的宣言。2014 年,马岩松获邀成为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首席设计师,成为首位获得海外重要文化地标设计权的中国设计师。同时,他还通过一系列国内外个展、出版物和艺术作品,与一起探讨城市与建筑的文化价值。

  2006 年,马岩松获得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2008 年,他被 ICON 评选为全世界 20 位最具影响力的青年设计师之一。Fast Company 先后评选他为“2009 年全球建筑界最具创造力 10 人”之一以及“2014 年全球商界最具创造力 100 人”之一。2010 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授予他 RIBA 国际名誉会员,2013 年他荣获设计周 首届 D21 中国建筑设计青年建筑师。2014 年他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2014 世界青年”。其经典作品“梦露大 厦” 分获 CTBUH 颁发的“2012 美洲最佳高层建筑”,及 EMPORIS 颁发的“2013 全球最佳摩天楼”。

  现代主义有一句有名的宣言:建筑是居住的机器。但是我们必须发问,在机器及其所代表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如此剧变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建筑?如果建筑正在远离工业,那么她更应该表达什么内容?

  与其它迅速发展的近郊城市一样,地区的密西沙加市也一直在努力寻找着自己的性格和定位。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她没有必要再像那些典型的城郊一样,一心梦想着变成大都市,而有可能反思自己地域的独特性,考虑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回应日益膨胀的城市需求。

  我们的设计不再于现代主义的简化原则,而是表达出一种更高层次的复杂性,来更多元地接近当代社会和生活的多样化、多层模糊的需求。 我们认为建筑本身是对自然和的反应和强调,高塔的设计一直是对地理和社会的一种有力的陈述。

  “梦露大厦”位于密西沙加市最重要街道交汇处,她的重要性和标志性将使这片区域成为这个低密度近郊城市的中心。在我们的设计中,连续的水平阳台环绕整栋建筑,传统高层建筑中用来强调高度的垂直线条被取消了,整个建筑在不同高度进行着不同角度的旋转,来对应不同高度的景观感受。

  大剧院规划用地1.8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由包含1600座的大剧场及400座的小剧场组成,是一座出落于北国自然风貌的公共文化建筑。大剧院坐落在松花江北岸江畔,以环绕周围的湿地自然风光与北国冰封的特征为设计灵感,从湿地中破冰而出,建筑宛如飘动的绸带,从自然中生长而立,成为北国延绵的白色地平线的一部分。对比松花江江南的城市天际线,自然之美与独特存在于此,使大剧院在具备功能性的同时成为一处人文,艺术,自然相互融合的大地景观。

  建筑的白色表皮仿佛是会呼吸的细胞,在北国阳光的下发生“光合作用”。大剧院顶部的玻璃天窗最大限度地将室外的自然光纳入室内。自然光洒落在剧场中庭的水曲柳墙面上,凸显了墙体结合当地材料纯手工打造的匠心独运,也使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日光倾泻的通透与空灵。小剧场的后台也设计为透明的隔音玻璃,使得室外的自然成为了舞台的延伸和背景,为小剧场的舞台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大剧场的室内主要以当地常见木材水曲柳手工打造,柔和温暖的氛围,自然的纹理,和多变的有机形态让人感受到空间的生命感。建筑空间好似一个放大的乐器内部,置身其中,仿佛可以看到声音在空间中的流动。简单纯粹的材料和多变的空间组合为最佳的声学效果提供了条件。逆光中的尘埃仿佛也在提醒这里是一个超的空间,置身其中观众也成为了被观察者与表演者,在剧目上演之前,人们的意识已开始进入了某种抽象的,剥离现实的空间。

  与一般地标性建筑孤立地伫立在城市中不同,大剧院是一座从四面八方都可以进入的“亲切”建筑。大剧院的设计强调市民的互动与参与。建筑顶部的露天剧场和观景平台向市民,成为公园的垂直延伸,可以看到松花江江南、江北的城市天际线以及周边自然景观。即使不进剧场观看演出,市民也可以通过建筑外部环绕的坡道从周围的公园和广场一直走到屋顶,用身体近距离接触建筑的戏剧化的体验和意境。

  音乐家孔巴略曾说:“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大剧院为产生这样的声音提供合适的氛围场所,并成为了一座从物理上到上与人和自然互动的建筑,让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叶草之家位于日本爱知县冈崎市,是一所由家族经营的儿童教育机构。为了向社区更多少儿提供教育服务,幼儿园的经营者当初决心将全家居住多年的家拆了,在原有的地块儿上建起新的幼儿园。对于这个,MAD创始合伙人马岩松说:“我觉得为这座幼儿园创造家庭的氛围很重要,所以我们决定不直接建造全新的建筑,而是保留原有建筑的木结构,让它成为新空间记忆和灵魂的一部分。” MAD的设计保留了原房屋的主体木结构,并在外部加建白色的“帐篷外壳”,形成了充满未来感的内外开阔、整体围合的家庭尺度空间,使孩子们可以在这座同时拥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场所中学习、成长。

  建筑前身与其周围住宅一样,是传统的日式双层全木结构的装配式成品房屋。MAD的设计保留并加固更新了原房屋的木柱和坡屋顶木框架,使其成为新建筑的一部分。这样的设计充分诠释了空间使用者的情感:一方面既表达了主人对房屋过往带来的家庭式的情感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可让孩子们有机会触碰这承载着社区记忆的印记。新建筑的另一侧,是新建的与旧有木结构相连的三层空间,设有起居室、厨房、卫生间、工作室等,供幼儿园日间运营工作、幼儿园运营者及家人居住所用。

  在主体木结构的外部,MAD设计了一顶全新的白色沥青“帐篷外壳”,犹如一块布一样包裹着内里的老的木结构,就像是一座充满了抽象未来感的“白色城堡”。“城堡”整体但不失天真活泼的外表,与周围传统房屋产生鲜明的对比,又与乡间稻田、来往人们相映成趣,轻快明朗但毫不突兀。处于街道转角的入口,就像是山洞的入口,通往神奇的未知空间,待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入内探寻究竟。从室内二层,孩子们可以通过滑梯回到首层小庭院,犹如奇幻探险旅程完结后重回现实,这都将会是孩子们最珍贵的童年回忆片段。

  新的“帐篷外壳”和旧有的木结构造就了有趣的室内空间。建筑一、二层为小朋友们日常学习、活动的场所,加上自然光通过屋顶天窗和四周窗户洒入室内,整个空间明亮通透,为孩子们的日常互动增添几分亲切和温暖。外壳的曲面与内部结构间的“空隙”也形成了有意思的“角落”:最顶部的“角落”成为了小型图书馆,长排木凳下是藏书空间。而只有孩子们才可以攀爬到达的一些“角落”,则成为了他们的秘密乐园:他们可以在这里上演孩子们乐在其中的戏码,也可以通过天窗观察外面的世界,在广阔的想象天地中来往。

  这座新旧交替的建筑,时刻告诉着经营者、孩子们、甚至邻居、整个社区,关于四叶草之家的初心:一直以来犹如家庭般亲切真诚的情感氛围,以及孩子们未来成长的畅想和发展。而空间的鲜明反差和各种不确定性,并不急于为孩子们作出任何前提和假设,只尽力为他们提供可以舒展想象力的空间,或许在这样的碰撞中,孩子们会开始寻找他们成长过程中属于的定位。

  在200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期间,MAD的城市概念作品“2050”首次亮相于威尼斯个展MAD IN CHINA中。其中如同水滴一样散落在老城区的胡同泡泡,在三年之后,出现在位于老城区的北兵马司胡同32号的小院里。

  “2050”描绘了三个关于城市未来的梦想——一个被绿色森林覆盖的广场,在CBD上空漂浮的空中之城,和植入到四合院的胡同泡泡。经济发展所推动的大规模城市开发,正在逐步逼近传统的 城市肌理。陈旧的建筑、混乱的搭建、邻里关系的变迁、必要卫生设施的缺乏,导致这种原本美好安详的生活空间变成了很大的城市问题——四合院正在逐渐成为了 老百姓的、有钱人的私密天堂、游客们的主题公园。

  面对这种源自城市细胞的衰退与,需要从生活的层面去改变现实。并不一定要采取大尺度的重建,而是可以插入一些小尺度的元素,象磁铁一样去更新生活条件、激活邻里关系;与其他的老房子相得益彰,给各自以生命。同时这些元素应该具有繁殖的可能,在适应多种生活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局部的情况而达到 整体社区的复苏。由此,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可以继续快乐地生活在这里,这些元素也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成为新陈代谢的城市细胞。

  出人意料的是,这种微观乌托邦的理想,在展览的三年之后便开始出现在了的四合院里。第一个“32号泡泡”是一个加建的卫生间和通向屋顶平台的楼梯,它看上去仿佛是一个来自外太空的小生命体,光滑的金属曲面折射着院子里古老的建筑以及树木和天空;让历史、自然以及未来并存于一个梦幻的世界里。

  胡同泡泡真正的城市理想是把的古城与每个人的梦想连接在一起,在大刀阔斧的城市巨变中,我们必须重新思考长期的目标和想象力在哪里。也许我们可以把目光的焦点从那些大型的式建筑移开,而开始关注人们日常生活的改善和社区生活的重建。

  中国特色的传统建筑学教育相对偏重注重建筑理论、设计方法、工程技术的教学,而缺少对学生进行建筑创作观的引导和建筑创作思想的塑造。同学们通常掌握着过硬的建筑表达技法,但是缺少对建筑思想的深刻理解。

  优秀的建筑作品除了独特的建筑空间构成、精湛的建筑建造技艺、合理的材料选择应用,更重要的是蕴含作品中建筑师深刻的创作思想,当代中国建筑课程将成为建筑学必修课程的有益补充。

  当代中国建筑是由UED社主编彭礼孝先生发起的在的社会科学类课程,是建筑学院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选修课程。

  孕妇梦见蛇缠身

  同学们在本系列课程中将会与一系列重量级嘉宾面对面接触,通过他们亲自对自身作品、经历的分享,从而勾勒出当代中国建筑师的整体群像。课程设置采取了与众不同的新形式,彭礼孝先生邀请了中国当代建筑实践界、教育界的知名建筑师、专家学者亲临每次课堂,以设计的实际案例为出发点,不同的执业状态为基准,针对当下中国建筑界出现的热点问题和现象,在课堂上与学生深度分享他们的作品与创作思想。

  同学们可以了解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思考建筑与城市、、社会的相互关系,并产生的性分析与思考,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建筑观与创作观。

  如果您对建筑设计饱含热情,如果您对嘉宾、嘉宾对谈感到兴奋,如果您在思考建筑设计如何从狂热,如果你渴望在解读设计作品中去逐渐体会建筑设计思想,快来上课吧!

  由建筑学院和UED社联合开设的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与思想课程第四讲正在踊跃报名中,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设计师,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朱锫先生将亲临现场,通过近年来的实际项目解读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与思想。

  天津中天建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为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单位,是一支以多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中青年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组成的近百人的设计团队。两位合伙人均为建筑学院优秀校友,多年的实践历程,培养了团队的整体协作和市场化的服务意识,也印证了公司的努力。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怀里建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